思考题 | 古人为什么要睡又高又硬的瓷枕头? |
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huofenghuang 点击次数:1625次 发布时间:2018/12/4 |
今天我们介绍一种器物
在文物图录里它一般是这样的
北宋定窑白瓷婴儿枕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睡惯了软枕的我们,很难理解博物馆里展出的瓷枕。
古人为什么要如此难为自己?这么高的枕头睡起来舒不舒服?这个硬梆梆、冷冰冰的家伙真的好用么?
瓷枕真的是用来睡觉的吗?
是的,除了一部分瓷枕是陪葬品,大多数瓷枕是实用品,以前的人们确确实实枕着它睡觉。
那么问题来了,睡瓷枕这么不舒服,为什么能够流行这么久呢?它的魅力在哪儿?
01
纳 凉
宋代 槐荫消夏图
没有空调的夏天该怎么熬过去呢?古人通风、打扇、铺簟、用冰,还有一样消暑神器——瓷枕。
陈万里先生在《陶枕》一书中提到一方瓷枕上题写的诗:
这首简单的诗直接道出了瓷枕的消暑功用。
宋磁州窑白地黑花《枕赋》铭长方形枕
瓷枕和我们今天用的竹席藤枕相似,都是为了清凉解暑的。
其中提到的“玉枕”很可能是瓷枕的美称。古代诗文中出现的瓷枕,大多与暑气、午睡有关,瓷枕很可能与纨扇相似,是一件季节性的器物。
夏日炎炎,午后的时光又如此漫长,冷冰冰的瓷枕正适宜午睡消暑。不过随着时代变迁,明清时期已经有人不能理解前人睡瓷枕的习惯了。
02
养 生
古代养生理论认为“头为阳,恶热”,睡觉时温度过高不易入睡。
关于瓷枕的高度,我们也可以从古人的养生言论中找到答案。古人认为枕头高三寸或四寸比较合适,而且他们倡导侧卧的睡姿。
俗话说“神仙枕三寸”,三寸的枕头有益长寿,推崇“高枕无忧”的古人与现代人在睡眠习惯上存在着差异,侧卧的睡姿也比仰卧更适应“高枕”。
03
支 髻
古时女子头发很长,梳发髻更是耗时耗力,所以午睡时女子睡瓷枕便可以保持住发髻不散乱——只有硬质的枕头才能有这样的功能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,东莞地区依然使用这种瓷枕,结婚后的东莞妇女都梳发髻,往往一个月才梳一次,只有睡瓷枕才能保住头发不乱。这种传统流传了很久。
周昉簪花仕女图(局部)
04
祈福辟邪
唐宋以来,用于祈福辟邪的肖形枕多种多样,兽形枕大多被赋予辟邪的功能。
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
宋磁州窑白地黑花“镇宅”铭狮纹枕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
而祈福保平安也是瓷枕的一大主题。唐宋时期流行的瓷枕以北方窑口出品居多,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间隙,河北等地的普通工匠依然通过制作这方瓷枕将祝福传递给千家万户——祝愿今晚枕着瓷枕的人,平安、乐观、多子、富贵。
宋磁州窑“福德”字瓷枕
金磁州窑白釉黑花“招财利市”八方枕
所以真相究竟是什么
是 “震惊,古人竟有自虐倾向!”
还是 “古人都说了,瓷枕有利于健康!”
火哥认为 这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特定的生活方式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 会随着人类进步而进步的一个物件
现如今 我们可以用看待u乐艺术品的眼光 去看待瓷枕头 感受古代人民为了生活便利 而创造出的无限智慧 |
·上一篇:为什么每个中国人,都该看看《国家宝藏》? ·下一篇: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视察铜川,实力点评国花 |
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|